当前位置: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检查 > 别一咳嗽就说感冒了,这些症状中2条可能是 >
别一咳嗽就说感冒了,这些症状中2条可能是
前两天,小邦接儿子回家时正巧遇到了隔壁邻居和她儿子,两个小家伙平时交情甚好,很快就玩在了一起。可是小邦发现邻居的孩子正在咳嗽,最近转季,难道是流感?正在小邦左右为难想带走孩子的时候,邻居开口解释到:他并不是流感,只是气喘,不用怕。额,还好小邦反应慢了拍,不然真是有点糗了。不过,这气喘到底是啥,什么情况才是气喘?↓↓↓↓↓
案例
今年3岁的陈小弟疑似因感冒咳嗽咳不停,初期以为被就读幼稚园的姐姐感染,就医时也以感冒方式来治疗。
陈小弟从小未曾出现咳嗽不止情形,家庭成员也不自觉有过敏体质。夜晚也常因咳嗽而无法入睡,平时跑跳玩耍也是会一直咳嗽,严重时甚至会把刚吃下的食物也一并吐出来,造成日常生活很大的困扰。
陈小弟吃药吃了2个月,跑了十几趟儿科诊所,护士小姐都认识陈小弟了,情况还是未获得改善。在抽血检验后,陈小弟仍看不出有明显过敏原。
最后,经过医生反复检查后才被怀疑是没有明显过敏原的幼儿早发型气喘引起反覆咳嗽,以适当药物治疗加上吸入型喷剂控制之后,症状才有明显改善,精神变好,食欲增加,体重也增加。
也许是被它的名字所误导,许多人以为气喘的病人一定会”喘”,其实气喘是俗名,它真正的意义是过敏性气管炎,也就是气管过敏的意思。
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改变:工业化、都市化汽车和工业废气空气污染、二手烟、人口拥挤门窗紧闭室内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增加…气喘在一年级学童中占的比例从从5.8%增加为了20.74%。
气喘病的发作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层,甚至发生于出生才几个礼拜大的小婴儿。
至少有百分之十的气喘病童,其第一次气喘的发作会发生于一岁以前。有百分之二十的婴幼儿于出生一年内至少会有一次或以上的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喘鸣发作。
2-5岁之间第一次发病的孩子一开始发作通常不会真的喘起来,而是以长期慢性有痰咳嗽(咳嗽两周以上)来表现,所以很容易当成反复感冒或是一般气管炎而被忽略。
但随着时间过去过敏反应持续累积,症状才越来越典型,后期(发病数月或数年后)才会出现典型的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喘鸣声、呼吸急促等。
在这些病儿中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病童于六岁大时仍会有持续性的喘鸣发作,此即所谓的婴幼儿早发型气喘病。这些病儿通常具有下列特征:如正常婴儿期肺功能,但明显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上升现象,和六岁时肺功能下降现象。
气喘经常被误诊,孩童时期的气喘是相当难诊断,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孩童,阵发性的喘鸣声及咳嗽是最普遍的症状。虽然医护人员对于反覆性喘鸣、呼吸不畅及咳嗽(特别是出现于夜间及清晨)的病患通常都会诊断为气喘,但是婴儿气喘的病程可能和较大儿童及成人的气喘不同。
对于小于五岁的孩童而言,客观性的气喘监测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R),是十分不可靠的。因为在此年龄层的小朋友,其正确数值往往因小孩不会吹气或注意力不够集中或吹气时所用力量不够,而无法获得。
对于这些年纪较小的病童而言,其个人的病史或发育史必须被包括在病童生活品质的评估内,以作为决定气喘病童治疗计划的重要因素之一。此一因素可因有些病童的父母亲保持有每天纪录病童临床气喘症状﹝包括呼吸窘迫程度及干扰睡眠的程度﹞的气喘日志,而更显得重要。
其他目前可被用来监测婴幼儿气喘病发作的严重度尚有新发展的婴幼儿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氧饱合度的分析,和经皮测定动脉血氧分压等。
有时当医生面对年纪较小的病童,尤其是小于两岁的,因为他们主要临床症状皆为咳嗽,且因他们的喘鸣皆只发生于合并有呼吸道感染之时,故常被诊断为气管炎或肺炎,即使他们的临床表征与症状皆符合气喘病的诊断。
因此我们必须对病儿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喘鸣发作的频率与严重度加以评估后,作出适当的气喘病诊断。当然两岁以下儿童偶有喘鸣,也不一定都是气喘病。
喘息是婴幼儿患下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喘息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细支气管的炎症,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粘液栓塞使气道狭窄所致,由于婴幼儿排痰困难,因此在患下呼吸道疾病时,咳嗽与喘息常同时存在。
婴儿期的喘鸣有两个情形,某些婴儿因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而发生反覆性喘鸣,通常第一次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的细支气管炎。病童和他们的家人并无过敏特异体质。
虽然可能有轻微的肺功能障碍及气道过度反应的情形,这些症状通常在学龄前消失,并且以后也不会发作气喘。这个症候群主要与呼吸道结构上的变化有关,而不是呼吸道的发炎反应。
因此,他们与那些因为慢性发炎状况而导致气喘的较大孩童及成人,在致病机转上并不相同。
部份有异位性体质的气喘婴儿通常会伴随湿疹,而且会发展出一些会持续至儿童期及成人期的症状。这些病童,在婴儿期就可以发现他们具有呼吸道发炎反应的某些特征,但是临床上并没有可行的测试可用来确定呼吸道发炎的存在。
只能应用相关的异位性体质的存在与否来作为预后的指标,二岁以前就开始的喘鸣并不代表日后孩童期会继续存在气喘。
虽然气喘与“遗传”有关,但并不表示一出生就会有“气喘”,气喘通常是渐进性的产生症状。所以家长常会因小朋友以前没有任何类似症状,而无法接受小朋友可能患有气喘的事实。
至于食物过敏及异位性皮肤炎则会在较小年纪时便会发生,但这些在长大后症状都会逐渐趋缓。
会诱发产生气喘病的因素包括:家族有人过敏、怀孕期间抽淤或吸入二手烟、本身即有过敏、病毒的感染及出生体重过轻等等。有些气喘的小朋友在学龄前症状便消失了,而有一部分则仍会持续有症状。
归纳这类小朋友较常有的特征为:
(1)1岁以内较常有异位性皮肤炎及鼻炎
(2)肺功能较差
(3)9个月大时的婴儿其血液中IgE过敏抗体较高。5岁以上的气喘儿童大约九成会有过敏体质,不过有过敏不一定会气喘,而气喘儿童也可能会测不到过敏原。
气喘常见症状
1.可能只以咳嗽表现。
2.无论有无喘鸣声,反覆发生咳嗽是常见症状。
3.活动或运动后有咳嗽或喘鸣发生。
4.睡前或清晨较容易咳,严重时甚至咳醒。
5.急性发作时才会感到呼吸困难,剧烈咳嗽,胸闷。
6.常合并有打喷嚏、鼻子痒、皮肤痒、揉眼睛等其他过敏症状。
(自我检视气喘表,若“是”的选项超过两个以上,代表有可能为气喘患者)
另外,我们时常会听到小孩子气喘长大以后就会好的说法,因此使得父母忽略了早期治疗的契机。相关报告也告诉我们,将近一半的气喘儿童过了青春期会没有症状,但是仍有少数人到了成年后又再复发。
一般而言,约三分之二的儿童气喘会持续至青春期甚至成人,且反覆发作且严重程度较高的气喘儿童,高达95%的人会在成年后仍患有气喘。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长大后没有任何症状,但肺功能仍会变差,气管的过度敏感性也仍然存在;换句话说,虽然临床无任何症状持续,但就病理学上而言,并不能说气喘会根治。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灰心就索性不管了,早期介入治疗的确是可以及早改善症状及生活品质。
多观察记录小朋友最近的状况
(1)症状的频率与严重度:喘鸣、夜咳、不断咳嗽!
(2)过敏体质遗传:异位性皮肤丶过敏鼻炎等等。
(3)环境因素:二手烟、过敏原、病源。
应该了解是否有以下症状:
(1)喘鸣、痒咳。
(2)睡眠中醒来、夜咳。
(3)鼻子症状:流鼻水、打喷嚏、鼻塞。
(4)吵杂的呼吸声。
(5)呼吸急促。
(6)比较疲倦易累。
(7)特定诱发因素:二手淤、湿冷、感冒、运动、霉菌、体能活动
观察宝宝状况随机处理
咳嗽与喘鸣是气喘明显的症状,但是有时候严重气喘的宝宝不见得会咳嗽,而是呼吸窘迫,若1分钟呼吸次数超过40下、心跳次数超过下,通常是很严重了,必须送急诊。
爸妈也可能听不到喘鸣声,因为当气管严重阻塞时,宝宝丧失吐气的力量,若宝宝持续处于呼吸衰竭的状况,很容易休克。因此,没有喘鸣声不代表气喘未发作,应视宝宝的活力与生命征象来协助判断。
当宝宝的脸色发白,即便进行人工呼吸也无法发挥效果,因为气管处于收缩状态,空气无法吹入,大人无法自行处理,一定要马上送医处理,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控制宝宝气喘
医生表示气喘只能被控制,不能完成被治癒,针对气喘宝宝将视情况给予缓解或长期控制的口服药物、控制型或缓解型吸入喷剂来控制。
常有人误以为吸入型喷剂是当气喘症状发作时才需使用,其实,如果医生要求孩子持续使用吸入型喷剂,爸妈就应将喷剂按时使用完毕,平均为1~2个月,届时再和医生讨论递减或停药之可能。
不用担心类固醇副作用
许多爸妈都担心宝宝使用类固醇来控制气喘有副作用,对此医生则表示,无须过于担心恐惧。
吸入性类固醇属于一次代谢,吸入体内的量非常少。加上幼儿使用的类固醇药剂约喷30下,才相当于1颗口服类固醇的剂量,也就是说喷1个月的类固醇药剂才等于1颗口服类固醇。
而且根据长期研究指出,类固醇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并无影响。
勿随意停药,以免恶化
有些家长观察宝宝最近没有气喘症状了,就自行停药,从高剂量药物一下降至完全不服用,是否产生不良影响呢?
医生说,理论上停药并不会产生特别效应,但可能就会发现宝宝又开始夜咳、喘鸣,甚至比用药前更严重了,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或感染感冒时,就易使气喘变得十分严重。
气喘控制是需要随着时间不断调整,当季节变化时,更是应规律用药。建议爸比妈咪若要调整药物,务必先与医生讨论。应该让医生了解宝宝的用药情况,医生才能够掌握病情变化。
突发咳嗽如何处理?
当气喘宝宝突然咳得非常严重时,可使用缓解型吸入喷剂来控制,一次喷2~4下,隔10~20分钟可以再使用一次。若宝宝在1个钟头之内或是连续喷3次以上都没有明显改善,医院。
医生一般都不建议经常使用救急性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且常使用救急性药物,就表示气喘控制不当,应与医生讨论增加药剂。
气喘儿当心流感!
一项美国疾管局的研究显示,在~年间,因季节性流感而住院的儿童有32%是有气喘病史,在年H1N1流行期间,更高达44%,并且也有比以往更多的气喘儿得到肺炎,甚至是住进加护病房。
气喘儿是流感的高危险群,容易在流感季节发作,一方面是因为气喘儿比一般儿童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另一方面是气候的变化,进而引发较严重的併发症,如肺炎、呼吸窘迫等。
根据门诊经验,当气喘宝宝患流感时,呼吸道变化较明显,引发气喘机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但平时若有规律服药的病童,气喘症状较轻微,若无规律服药或是平常气喘症状较轻微,无使用长期控制的缓解药物,此时气喘症状就会变得较严重。
注意日常生活照顾
在日常生活方面,气喘宝宝应尽量避开诱发气喘的危险因子,正确且规律服药;在季节变化、空气污染、二手烟危害时,应当更加注意;随时注意症状变化来判断气喘是否有受到控制;流感季节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相关阅读:
春季流感来袭,宝宝预防感冒全攻略
湿疹、过敏、哮喘、抗生素,医生都没法告诉你的血泪经验
你也可以成为宝宝的流感防御专家!
小儿推拿(治疗扁桃体炎、哮喘、支气管炎),高清手法图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