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饮食 > 什么是奥密克戎病毒Omicron和德 >
什么是奥密克戎病毒Omicron和德
新冠病毒:最新变异株奥米克戎(Omicron)我们知道些什么?
近期,一种新冠病毒变种(B.1.1.)在博茨瓦纳和南非等非洲国家蔓延扩散,令全球再度人心惶惶。据悉,此次检测出的B.1.1.新冠病毒新变种,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密切 ?喉咙沙哑(对照喉咙痛)、 ?干咳、 ?极度疲倦、 ?轻度肌肉酸痛和盗汗。 不会导致味觉丧失2、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的可能原因根据新冠病毒数据库GISAID目前共享的信息显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突变位点数量明显多于近2年流行的所有新冠病毒变异株,尤其在病毒刺突(Spike)蛋白突变较多。推测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体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进化累积了大量突变,通过偶然机会传播;
(2)某种动物群体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在动物群体传播过程中发生适应性进化,突变速率高于人类,随后溢出传染到人类;
(3)该变异株在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监测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持续流行了很长时间,由于监测能力不足,其进化的中间代次病毒未能被及时发现。
3.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目前,全球尚无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但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具有前4个VOC变异株Alpha(阿尔法)、Beta(贝塔)、Gamma(伽玛)和Delta(德尔塔)刺突蛋白的重要氨基酸突变位点,包括增强细胞受体亲和力和病毒复制能力的突变位点。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数据显示,南非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病例数明显增加,并部分取代了Delta(德尔塔)变异株,传播力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
4.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疫苗和抗体药物影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S蛋白若出现KN、EA或NY突变,提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而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时存在“KN+EA+NY”三重突变;此外,奥密克戎变异株还存在其他多个可能降低部分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突变。突变的叠加可能降低部分抗体药物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效力,对现有疫苗免疫逃逸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
5.奥密克戎变异株对我国现使用的核酸检测试剂是否有影响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其突变位点不影响我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奥密克戎变异株突变的位点主要集中在S蛋白基因的高变异区,并不位于我国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公布的核酸检测试剂引物和探针靶标区域(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向全球公布的ORF1ab基因和N基因)。但南非多个实验室的数据提示,对于检测靶标为S基因的核酸检测试剂可能无法有效检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S基因。
截止发文发现在中国有2例,主要是从这些城市输入的。详情如下 ?12月13日,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12月9日天津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1.1.进化分支)。这也是中国内地首次发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12月14日下午,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州发现首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阳性病例。
?最新消息
香港大学(港大)12月15日公布,港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病毒株奥密克戎较德尔塔更易感染人类支气管,但于肺部的感染力较弱。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出奥密克戎,并与德尔塔及原始病毒株于人类呼吸道组织进行感染比较。团队发现,奥密克戎比德尔塔及原始病毒株于人类支气管组织的复制更快,感染24小时后,奥密克戎的病毒量比德尔塔及原始病毒株多近70倍。相反,奥密克戎比原始病毒株于肺部组织的复制能力则低近10倍,这表示致病程度可能较弱。有关研究成果现正于医学期刊接受同行评审。陈志伟表示,需要注意的是,病症严重程度不只取决于病毒的复制能力,还取决于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这可能导致失控的炎症反应。即使奥密克戎本身的致病性可能较低,但其极高的传播能力或可引致更多重症及死亡。参照港大医学院团队最近的研究指出奥密克戎有能力逃避新冠疫苗或曾经感染新冠病毒者所产生的免疫力,可见奥密克戎的整体威胁可能非常显著。?
针对“奥密克戎”感染者,可以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加强病区的分区管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的患者有自己独立的病区,病区内有独立的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承担病区工作,与其他病区的病人不交叉; 二是在疾控专家的指导下,医院加大了消毒的频次和消毒效果的监测,保障环境的质量; 三是强化了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四是加强专用设备准备。虽然该患者目前还未用到,但是我们已经准备了单独的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不与其他病区患者交叉使用,为将来可能需要救治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确诊病例做好充足的准备。”
面对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公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
(1)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样适用。即使已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佩戴口罩。此外,还要勤洗手和做好室内通风。
(2)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在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状出现时,及时监测体温,主动就诊。
(3)减少非必要出入境。短短数天时间,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报告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我国也面临该变异株输入的风险,并且目前全球对该变异株的认识仍有限。因此,应尽量减少前往高风险地区,并加强旅行途中的个人防护,降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机会。
?
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及健康监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牢记10条措施
1.不麻痹、不大意。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2.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3.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手肘来捂住口鼻。
4.勤洗手、讲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5.常通风、不可少。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6.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
7.少出门、不聚集。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8.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
9.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10.有症状,早就医。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END—?来源:网络最新新闻由小编编辑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