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医为啥能治冠状病毒呢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03/5814244.html

讲阴阳,论五行,学医入道。

点击上面按钮,播放语音课程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医入道》这个主题。这次课程我们讲一讲中医为什么能够治疗冠状病毒。本次课程,因为跨越了一个春节,再加上这次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瘟疫,使得我们这次课程拖延了很长时间。

这次瘟疫的到来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但是,从另一方面想一想,它可以让我们匆忙的脚步暂时停下来,思考一下关于生命的问题。当我们的生命面临病毒的威胁时,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从中医的角度讲,这次瘟疫又给我们这次课程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黄帝内经》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正气充盈于内,邪气就不能侵犯。这就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未病防病,也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根本意义。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刺法论》。他的原本意义是告诉我们,当医生进入瘟疫的病房,怎样才能不被传染。这句话对于正在经历瘟疫的我们,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它的现实意义就是一个人正气充盈,就不易被病毒感染。因此,我们发现在这次瘟疫当中,大家同处在一个环境当中,有的人被感染了,有的人就不会被感染。同样一种病毒,感染到不同人的身上,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其中有重症患者,有轻症患者,甚至还有自愈的患者。这是为什么呢?

从中医的角度讲,这就是体质差异造成的。如果一个人正气充盈,就不易被感染,即使被感染了,也会是轻症患者,经过治疗很快就能恢复。反之,如果一个人正气不足,那么,他就被划归在易感染人群,感染病毒之后,很可能就是危重症患者。

而事实上,这次病毒主要感染的对象就是中老年人,易患重症的群体,也同样是中老年患者。事实证明了《黄帝内经》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那么,为什么正气充盈就不容易被病毒感染呢?

从中医的角度讲,当病毒进入人体之后,也同样需要一个特定的生存环境。健康人体的免疫能力强,就不易被感染。即使被感染了,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快速的把病毒杀死。而亚健康人群的免疫能力弱,恰恰就为病毒提供了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

因此,这里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就是人体的免疫能力和人体的阴阳平衡能力。

免疫能力,我们都懂,什么又是阴阳平衡能力呢?

就比如说,当人体被病毒侵入的时候,人体免疫系统会提供一系列的免疫措施。就比如发热,因为当人体的温度提升到40度时,就会杀灭大部分病毒。

当人体的体温提升到四十度仍然无法杀灭病毒的时候,人体会出现进一步的免疫反应,这个免疫反应就是免疫风暴。免疫风暴对于人体来说,往往是灾难性的。

那么,什么是免疫风暴呢?

免疫风暴是一个西医名词,又称细胞因子风暴,是指人体感染病毒之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细胞因子可以令免疫细胞冲到感染部位、吞噬遭到损伤的细胞,甚至穿透血管壁。细胞因子还可以引发炎症,破坏的机体引起肿胀、发热以及疼痛。免疫风暴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的的重要原因。

而这种危及生命的症状并非病毒造成的,它偏偏是来自于人体内部的免疫能力,也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杀死了自己。

在中医看来,人体出现的免疫风暴肆虐的这种现象,都是人体阴阳不平衡的表现。

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和五行都存在一个相互制衡的关系。而当人体出现免疫风暴的情况下,恰恰是人体失去了制衡关系的表现。也就是说,当人体的免疫因子大量分泌的不断吞噬病毒和正常细胞的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失去了制衡能力,这才是导致出现重症患者和死亡的根本原因。

那么,面对人体的免疫风暴,中医能做些什么呢?

就比如本次冠状病毒造致的肺炎,面对肺炎患者出现的咳嗽和体温升高等症状。另外,再有免疫风暴造成的肺水肿和呼吸窘迫等现象。

我们看看中医是怎么治疗的呢?

我们就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六版冠状病毒治疗方剂当中的《清肺排毒汤》为例,通过解释这个方剂的作用,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的治病机理。

《清肺排毒汤》是一个21味中药的方剂,这个方剂由3个传统中医方剂组成。其中,第一个方剂是《麻杏石甘汤》,第二个方剂是《射干麻黄汤》,第三个方剂是《五苓散》。这三个方子均出自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这其中《麻杏石甘汤》是一个四味药的小方,《麻杏石甘汤》是一个用于治疗肺炎导致发烧的方子,一般患者出现发热、咳喘,就可以考虑用这个方子。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病症。在《清肺排毒汤》中,这个方剂主要用于清肺退热。

第二个方子:《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是一个9味药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肺部受寒,导致的咳嗽和痰液积在肺部与喉部的症状。另外,《射干麻黄汤》还有治疗肺积水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在《清肺排毒汤》中,这个方子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和肺部水肿引起的呼吸窘迫。

第三个方子《五苓散》

《五苓散》一共五味药。在《伤寒杂病论》当中主要是一个用治疗胃积水导致头晕的方子。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的病患。现代中医也用于治疗眩晕症,也就是西医定义的美尼尔综合证。在《清肺排毒汤》中,这个方子主要用治疗胃积水。

那么,为啥要治疗胃积水呢?

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把肺部的水排掉,有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通过发汗,一个渠道是通过中医的三焦系统,也就是西医所说淋巴系统,把水液输送到膀胱,通过尿液排出。

中医认为肺部的炎症和水肿,会引起胃积水,因为在中医定义的五脏关系当中,还有一个土生金的作用,也就是脾胃是土,肺是金。脾胃有为肺脏输送营养的作用。由于肺部水肿,导致脾胃中的营养物质不能上传,因此导致了脾胃积水。在《清肺排毒汤》这个方剂中,提前预设治疗胃积水的方剂,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思路。

此外,《清肺排毒汤》在以上三个方剂的基础上增了枳实、陈皮、藿香、山药这4味药。其中枳实、陈皮和藿香这三味药都有化痰和祛湿的作用。山药则作为一个滋阴药,主要为防止祛湿太过造成人体阴液不足的补充剂。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清肺排毒汤》这个方剂的主要作用,通过分析这个方剂,我们可以学习到中医治病的理论指导和思想过程。

最近有很多朋友都在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wkz.com/wahl/13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