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喘息性疾病药物治疗

儿童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包括多种呼吸道疾病,但主要是指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等三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1支气管哮喘

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塞构成了哮喘的三大病理生理特点。

1.1治疗目标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根据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特点制定治疗方案。

1.2哮喘治疗药物

1.2.1b2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合成cAMP,使气道平滑肌松弛而导致支气管扩张,稳定肥大细胞膜,增加气道的粘液纤毛清除力,改善呼吸肌的收缩力。目前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或气雾剂,可联用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口服短效沙丁胺醇(q4-6h)或丙卡特罗(q12h)控制急性发作,沙美特罗、福美特罗作为长效b2受体激动剂与激素联合应用控制哮喘发作。

1.2.2糖皮质激素最有效的抗炎药,可通过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白三烯、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加气道平滑肌对b2激动剂的敏感性,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作用途径:可通过静脉,口服,吸入等不同途径给药。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具有剂量小、局部抗炎作用强、疗效高和副作用少的优点,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倍氯米松。年幼儿应配合储雾罐吸入。对急性严重的哮喘发作首选静脉使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

1.2.3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吸入后在支气管平滑肌局部所产生的抗胆碱能作用,松弛气道平滑肌,减少腺体分泌从而减少气道分泌物。

1.2.4茶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改善气道纤毛清除作用,增强呼吸肌收缩力,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效血药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容易发生烦躁、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使用时应密切监护。

1.2.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白三烯介导的一系列效应包括支气管收缩、粘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能显著改善哮喘炎症指标。但对急性发作疗效不佳,适用于预防和长期治疗。

1.2.6抗菌药物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时,可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1.2.7镇静剂可用水合氯醛口服或鲁米那肌肉注射。

2毛细支气管炎

一种小儿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尤以6个月左右的婴儿多见,可有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至,但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2.1治疗药物

2.1.1祛痰药盐酸氨溴索、浓氯化钠溶液。主要目的在于稀释痰液,使之易于排出。氨溴索还可促进气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加强气道分泌物的排出。用药之后可能表现气道分泌物增加,超声雾化吸入及雾化后吸痰非常重要。

2.1.2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减少炎性反应。

2.1.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前者还可以收缩气道局部血管,减少血管通透性和漏出,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后者为选择性兴奋β受体,由于6个月以下婴儿气道β受体发育不完善,因此沙丁胺醇的使用存在争议。

2.1.4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减少腺体分泌和扩张大气道。

2.1.5抗病毒及支持治疗作为免疫增强剂,可选择干扰素-α、静脉丙种球蛋白。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已不做推荐。

3喘息性支气管炎

从某种意义上讲,喘支是介于毛支与哮喘之间的一种疾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急性支气管炎,约有30%的喘支患儿发展成哮喘。治疗药物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在喘息发作时的用药方案也相同。伴有过敏症状,或多次发作的患儿,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药学部卿轶供稿)

赞赏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wkz.com/wahl/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