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剖析肺切除相关肺损伤

病例剖析

肺切除相关肺损伤

病例回顾

患者,男性,68岁,体重70kg,cm

诊断支气管肺癌,拟行右中下叶切除

吸烟史,活动耐量佳

术前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80%,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70%

问题:麻醉评估时预测术后肺功能如何呢?

总肺段为42,中下叶占4+12=16;那么如做一个右中下肺叶切除术后FEV1将下降16/42=38%,剩余62%的功能分别乘以术前FEV1和DLCO等到以下参数:预计术后第1秒用力肺活量(PPOFEV1)=0.49,预计术后一氧化碳弥散量(PPODLCO)=0.43;可以手术!!!

术中经过:双肺和单肺通气潮气量设定mL,吸入氧浓度(FiO2)=1.0,手术时间3h,晶体液ml,硬膜外镇痛,苏醒良好,回胸外普通病房

术后演变:

术后第3天,呼吸困难吸空气时SpO%,氧气面罩FiO20.4时SpO%窦速次/分,血压/80mmHg

病人发生了什么???

什么是肺损伤

术后早期出现的肺部炎症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ARDS: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轻度(mild)mmHg,中度(moderate)mmHg,and重度(severe)mmHg),并且影像学有肺水肿表现,且肺动脉楔压(PCWP)18mmHg

主要表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影像学表现常常早于临床症状)

肺切除术相关肺损伤

单肺通气可同时损伤通气侧和非通气侧肺

通气侧肺损伤更显著,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肺切除术后肺损伤呈“双时相”

原发性肺损伤:术后0-3天,术中高气道压、液体超负荷、全肺切除术、酗酒

继发性肺损伤:术后3-10天(原因:支气管肺炎、误吸导致)

发病机制

肺切除手术后肺损伤危险因素

计算预测体重PBW:

男性PBW=50+0.91(身高-.4);女性PBW=45.5+0.91(身高-.4)

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评分)

LIPS对重症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临床上LIPS≥4分识别为高风险患者

单肺通气如何预防肺损伤

潮气量选择:5-6ml/KgPBW

PEEP

肺实质正常或限制性肺部疾病:呼气末肺容量低于FRC,宜加用PEEP

COPD:已存在自发性PEEP,加用PEEP可能导致肺膨胀过度,分流增加

控制气道压

平台压<25cmH2O

峰压<30cmH2O

肥胖者峰压<35cmH2O

肺复张手法

液体、良好的镇痛、术后理疗

内皮糖萼——Glycocalyx

完好的机体组织相对不易发生水肿;

糖萼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改良Starling定律,包含了糖萼层的作用

作用:

主要作用: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

其他作用:阻止中性粒细胞黏附和外渗

可作为液体和蛋白渗出的屏障

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糖萼减少,容易肺组织水肿

总结

对合并肺损伤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肺组织切除较多、心肺转流、需大量输血等情况,不良通气模式(大潮气量、高浓度氧)导致的肺损伤将出现临床症状。单肺通气对通气侧肺和非通气侧肺都可产生损伤;这种损伤往无症状,然而单肺通气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临床症状。

本例患者双肺和单肺通气潮气量设定都是mL,属于10ml/kg大潮气量通气,且长时间(3h)高浓度氧吸入(FiO2=1.0)是造成肺损伤的原因之一,加之中下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已经损失38%,这可能是术后低氧血症的重要原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最新版新青年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wkz.com/ways/1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