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医院 > 夏邑二院儿科成功开展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
夏邑二院儿科成功开展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简讯
12月22日,夏邑二院儿科成功实施一例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及灌洗术。此项技术的开展系夏邑县首例!支气管镜检查取异物是支气管镜检查项目中难度较高的一项技术,要求操作人员动作精准程度高,并可用于重症肺炎的肺泡灌洗、呼吸道发育畸形、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性疾病、肺不张及肺气肿等疾病的病因检测,可视范围广,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缩短了患儿病程。
五岁的小明反复呼吸道感染1个多月,不仅发热而且伴随着咳嗽,由于病情反复,于是来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医生给予抗感染、化痰、雾化及对症支持治疗1周后,小明仍偶有咳嗽,少量痰。
由于病情不见好转,医生给予小明复查胸片及胸部CT,发现左上肺感染并实变、左上肺叶支气管开口处结节样高密度影,考虑支气管异物!在医生的反复追问下,家属说曾经有鱼刺呛咳史,但是询问孩子没有表示嗓子不舒服,考虑伴随患儿的呼吸、哭闹和活动,异物随时都有可能进入下一级支气管,发生窒息的风险!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儿科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12月22日下午行支气管镜检查术。
手术由儿科董鑫医生操作,儿科戚曼莉医生及科主任刘书见配合,经右侧鼻孔进支气管镜,顺利到达支气管,分别探查右侧及左侧支气管,于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发现生锈的细铁丝链接一帽状物堵塞气管开口,周围粘膜苍白、增生,粘膜损伤,给予对症处理后,以异物钳小心夹取,顺利取出,取出后发现为一枚大小约2cmX0.4cm的霓虹灯炮,并再次进镜,给予气管内灌洗及对症治疗。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根源找到了,为支气管异物所致,家属表示非常感谢。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急危疾病之一,可以造成小儿窒息诱发突然死亡,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经支气管镜,用异物钳钳出患儿深部气管内异物,减少了患儿进手术室全麻取异物的风险,同时为患儿盥洗气道各个分支,减轻了局部炎症反应,一举两得。
做为家长,一定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小婴儿对各种事物比较新奇,不管见到什么样的小东西,只要能摸到就会捡起来放在嘴里,加上婴幼儿咀嚼功能未发育成熟,吞咽功能不完善,气管保护性反射不全,当婴儿仰脸哭笑或突然大吸气,很容易把含在嘴里的东西吸入气管。
最后再次警醒各位家长01给3岁以下的宝宝吃瓜子,花生,豆类,果冻,带核水果,枣,带骨肉,带刺鱼等食物时要小心谨慎,时刻看管别有呛咳。02宝宝口中的物品不要强行取出,应设法诱导使其吐出。03宝宝在跑跳玩耍时不要让宝宝吃东西;宝宝进食时不要逗玩,追逐,责骂宝宝,教育宝宝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04一旦疑有异物吸入,若宝宝出现剧烈呛咳,面色青紫,气喘应立即给予相应处理如拍背,海姆立克急救法,待患医院就诊。05医院过程中,家长要保持镇静,哄好孩子不要哭闹并减少活动,以免因异物移动引起窒息。专家简介
董鑫
主治医师
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本科学历,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7年,先后在医院、医院儿科PICU进修学习。擅长儿童常见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川崎病及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特别在呼吸系统危重症、支气管异物、儿科呼吸介入、支气管镜等方面、围手术期管理的救治方面经验丰富。
咨询
专家简介
刘书见
儿科主任
医学学士,商丘市儿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优秀医学志愿者、商丘市第五届十佳杰出青年志愿者。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6年。擅长儿科、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手足口病、心力衰竭、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脑炎、过敏性紫癜及消化系统疾病。
咨询
专家简介
戚曼莉
主治医师
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华医学会会员,从事儿科工作7年,医院学习,年于医院新生儿科(NICU)、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儿童呼吸科进修学习,对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新生儿行为能力的评定、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川崎病及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治,以及儿童危重症的诊治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联系
总策划:刘家民
总编审:张伟强
监制:王孝继、吴帆、穆森
主编:孙金灿
责编:张杨、代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