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医院 > 小儿疳积医案一则 >
小儿疳积医案一则
病者:曹××,男孩,10个月,住石龙镇。
初诊:患儿双足浮肿,右上肢肿,曾在×院住院治疗9天,转来入院。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血球少许,白血球少许,管型Q,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杆状核3,分叶核73,淋巴细胞24,体温37℃,神志清,唇干裂,营养状态很差,呈慢性病容。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咽红(+),心肺正常,腹软稍胀,青筋暴露不明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右手背肿,睡眠不安,睡中惊惕,口腔有溃疡兼白屑,小便黄量少,大便次数多,溏而有潺,舌苔白质红赤,关纹淡红。
西医诊断:II°营养不良
中医诊断:心疳
治法:治先清热泻心,健脾行水
方:拟清热泻脾散,五皮饮合导赤散加减
具体方药:枝子6克,石膏12克,川连须4.5克,
生地21克、黄苓6克,茯苓皮15克,
灯草三团,木通9克,竹叶9克,
甘草4.5克,加皮9克,腹皮9克,
另用冰硼散外掺并结合西药支持疗法
经以上处理五天后,口腔疾患及睡中惊惕已控制,浮肿减退,但未全消,其余各候均略减。
后续:标症已除,转而调理脾胃,方拟参苓白术散,连续治疗十五天诸候悉乎,体重增加,精神活泼,睡眠及食欲正常,明显肥胖而治愈出院。
按:曹孩病心疳,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局部肢体水肿,营养状况较差,形体干瘦。故先清热泻心,运脾行湿,后调补脾胃。采取急则治标”和照顾局部的同时,也要照顾整体,故局部与整体不能脱节。这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也是祖国医学的精华所在,信乎否乎,临症自决可也。
注:陈锦韶,男,年10月8日生,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自幼随先父陈蔼堂学医。曾担任过东莞市中医学校中药学及内科学教学工作,并参与编写教材。年参与编写《东莞本草》,得到地区嘉奖。后编写了《中草药治疗手册》,多次承担东莞市卫生学校等的中医教学任务。曾参加儿科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疳积”的科研工作,儿科中惊、疳、吐、泻、麻疹等危重型均能应手取效。治疗妊高症、小儿抽搐等效果亦佳。曾整理撰写了19篇论文,《东莞科技》、《老中医医案医话选》、《惠阳医药》等刊出。《食用本草》-书曾获市科技4等奖。医院、镇、县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得省人民政府立功证书。
本文选摘自《临床资料汇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