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医院 > 小孩咳嗽不用慌,了解清楚以下4点,轻松应 >
小孩咳嗽不用慌,了解清楚以下4点,轻松应
咳嗽可以说是孩子生病最常见的症状。虽然说感冒咳嗽不是什么严重问题,但也是最困扰家长的一大问题。尤其是没什么症状,但就是感冒以后咳嗽长期不好,时不时间隔咳几声,是最让我们做父母的揪心了。
咳嗽的成因任何一种疾病或者症状,我们首先得要了解它的起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那么,引起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
张亚停,中医院儿科医生,毕业于中山大学。创办了首个儿科医生工作室,新浪微博上深受家长信赖的奶爸儿科医生。擅长儿童保健和新生儿保健,新生儿及儿童营养,儿科常见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
在《张亚停:儿科医生说》一书中,儿科医生张亚停概括出引起咳嗽的常见原因包括:
由病毒或/和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喉炎、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
过敏和哮喘,气道过敏会引起宝宝咳嗽,哮喘的宝宝一般会同时出现咳嗽和喘息。
外界刺激,如冷空气、二手烟、雾霾、异物吸入,异物吸入通常发生在宝宝吃东西的时候,食物可能会误入气管并进入肺部,这时咳嗽有利于排出气道内异物。
心理因素,如习惯性咳嗽,这种咳嗽通常在宝宝睡觉时消失。
其中引起宝宝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其次是过敏和哮喘,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比较少见。
咳嗽的症状表现引起咳嗽的病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孩子会干咳,有的孩子会伴随咳痰,家长要注意分辨。
感冒是引起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一般前5天咳嗽严重一些,5天后会好转一些,完全好需要2周左右。
由急性喉炎引起的咳嗽是比较典型的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有时会有呼吸困难。
由哮喘引起的咳嗽除咳喘症状外,多伴随喘息,一般运动后或晚上睡觉时明显,有时会有呼吸困难。
由异物吸入引起的咳嗽为呛咳,会听到喘鸣音。
家长该如何处理咳嗽其实有时候是身体自身的一个保护性反射,可以帮助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所以家长有时候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搞清楚是一般性的咳嗽还是严重性的咳嗽,一般性的在家里自己做好护理就好了。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周围洁净的环境,尤其是不要在咳嗽孩子周围抽烟,给孩子补充足够多的水分。如果孩子不愿意喝水的话,可以喝一些牛奶、果汁、汤水或者粥水,都可以有效地补充水分。如果过了1岁,可以给孩子喝些蜂蜜,每次2~10毫升,可以稀释痰液并缓解咳嗽症状,尤其是夜间咳嗽。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呢?
张亚停医生建议,有以下情况发生时,须尽快带孩子就医:
连续咳嗽超过2周;
咳嗽已经影响孩子进食和睡眠;
有喘息,呼吸困难;
当孩子被食物或其他物体呛咳后引起咳嗽;
发热,孩子与平时表现明显不同,过度烦躁或精神不好。
注意做好几种情况的区分1、肺炎
孩子咳嗽最怕的一种情况是肺炎,就是由病毒或/和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肺内的气囊(肺泡)被感染后,炎症引起渗出,使肺泡内充满渗出液,从而出现咳嗽、发热、气促及呼吸困难。但是一般情况下,肺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也许只是表现出咳嗽,可伴有咳痰,这就需要家长留心观察了。如果宝宝高热不退、精神不好,或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的表现时,可能已经是肺炎了。值得注意的是,新生的宝宝及太小的婴儿肺炎可能仅表现为进食困难、频繁哭闹及面色苍白,当小的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2、支气管炎
当病毒或细菌感染支气管时,就会引起支气管炎,造成孩子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多而咳嗽、咳痰。具体可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咳嗽(初起为干咳,之后痰,痰通常为白色或黄绿色),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严重的还会呼吸急促、喘息,甚至呼吸困难。一般来说,支气管炎是孩子比较常见的,按照一般的咳嗽方法护理就可以。但是支气管炎中,有一种喘息性的支气管炎就要加以注意。喘息性支气管炎通常发生在2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的宝宝,在冬季更容易发生。刚开始的症状与感冒类似,1~2天后会出现类似高调的笛子或哨音的喘息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家长需要严密看护宝宝,以观察病情是否加重。
3、喉炎
喉炎又称为哮吼综合症,是由病原体感染孩子喉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犬吠样咳嗽(类似小狗叫),声音嘶哑,是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好发于3个月到5岁之间的宝宝,冬春季节高发。喉炎刚开始的症状和普通感冒类似,1~3天后开始出现典型的咳嗽及呼吸困难的表现。喉炎症状一般在晚上会加重,紧张、害怕、哭吵或运动后更加明显。
对于以上三种有咳嗽表现症状的呼吸道疾病,家长们就要特别的加以注意和辨别。如果家长判断不了,建议孩子出现典型症状的时候,就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说到咳嗽,其实大多是因为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虽然咳嗽很难预防,但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也是预防咳嗽的方法。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洗手,平常要注意讲究卫生,经常洗手,最好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当家长和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迅速把纸巾扔掉。教会孩子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鼻和嘴,因为病毒是通过这些途径传播的。
每个家长都应该学点健康、医学类的常识,那么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就可以不再迷茫、不再焦急、不再惊慌,能够有条不紊的照顾孩子。
★微时代来临,不做out父母!赶紧加入我们育儿大家庭吧。没有人天生会做好父母,做父母也需要学习。让我们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与学习,变得智慧与强大。让我们成为父母眼里的大树,孩子心中的的朋友,爱人倚靠的港湾,朋友生命天空里的星星。你会发现
一切,皆有可能!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