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饮食 > 孩子家人如何配合儿科医生采集病史 >
孩子家人如何配合儿科医生采集病史
儿科胡医生,只为愿意学习的家长服务
引言
儿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孩子疾病的很多表现是靠家人提供的,而医学的多变性及孩子家人对疾病的认识差异导致儿科医生对孩子病史的采集感到非常“困惑”,稍有松懈的询问就可能导致产生另一个诊断。例如:1.有个家长抱着40天的孩子来就诊,我一般喜欢问病人:你今天为什么带孩子来看病?家长回答:孩子拉肚子,不吃东西。我的初步印象:哦,孩子可能是腹泻病。但是我发现孩子面色苍白,囟门张力高,肢体强直,那就要考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紧急收病人住院抢救,重新询问病史,事实上情况是这样的:孩子昨晚突然尖叫,随后出现抽搐,神志不清(家人以为是吓着了),同时伴不能进食,今天孩子有点腹泻,仍然不吃东西,并且不哭,伴贫血貌。家长是因为孩子腹泻不吃东西而来就诊的。事实上很多孩子腹泻时会食欲减退。对于这个孩子的重点的:突然尖叫、抽搐、不吃、面色苍白。不同的就诊原因会提供给医生不一样的诊断思路。2.问:今天为什么带孩子来看病?答:孩子不能行走。(心想这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问:孩子说腿那里不舒服吗?答:膝关节痛。(难道是风湿性关节炎?)问:孩子下肢有皮疹吗?答:孩子双下肢及臀部出现红点点有一周了。(心里默默说:你这笨家长啊,有问题不知道一起说了)答:你孩子考虑“过敏性紫癜”,建议住院。这就是我们医生看病时思考的过程。3.奶奶带6个月的孙子来看病,说孩子咳嗽10多天了同时伴有喘息,检查后发现孩子有呼气困难和吸气困难,当时考虑“肺炎”,同时不排除“支气管异物”,反复询问病史,奶奶明确表示没有给孩子喂坚硬的颗粒食物。那好吧,按照肺炎治疗5天,孩子效果不满意,期间电话通知孩子父母回家,当孩子父医院去看看有无支气管异物,结果在孩子的气管中取出1粒瓜子,取出后,孩子咳嗽、喘息表现立即好转。后来在我科室随诊,奶奶告诉我,她知道孩子抓瓜子玩,后来呛了下,但是怕孩子父母骂,不敢说。这样的事件有很多很多。当家长的病史提供不准确,对孩子是种伤害,对医生是种折磨。今天就来说说:孩子家人如何配合医生采集病史。
病史的内容
住院儿科病人的病史采集
(1)一般内容:正确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1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入院日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病史叙述者与患儿的关系、病史可靠程度。
(2)主诉: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时间,如“发热5日,咳嗽、喘息1天”。(3)现病史:详细记录此次患病的起因、发作时间、持续和间隔时间、发作特点、伴随症状、缓解情况、诊治经过、发展趋势及孩子的一般情况等。(4)个人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生活史、预防接种史和传染病接触史,是儿科病史中最具特征性的部分。(5)既往史:7岁以下患儿一般不需要进行各系统疾病回顾,而应着重询问以往患过何种疾病、患病时间和治疗结果,特别是与现在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者。7岁以上患儿或病程较长的疑难病例,应对各系统疾病进行系统回顾。(6)家族史:注意询问家庭中或其他密切接触者有无患类似疾病;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传染病病史;父母的年龄、职业、健康状况,是否近亲结婚;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父母对小儿的关爱程度和教育情况等。(7)过敏史:应详细询问患儿有无药物、食物或其他过敏史及输血史。
门(急)诊儿科病人病史采集
门(急)诊就诊时儿科医生应当询问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住址、药物过敏史及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及其他和本次疾病相关的个人史、家族史。
儿科住院病人的病史采集和门(急)诊的采集详细程度不相同,相对而言儿科医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