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危害 > 不打针,不吃药,这种方法一样能守护宝宝健 >
不打针,不吃药,这种方法一样能守护宝宝健
有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许多家长都知道,那就是中药穴位贴敷,比如常见的三伏贴,感冒贴。
什么是中药穴位贴敷?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以水、醋、酒、油等为基质,制成软膏、饼剂或薄膜,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的外治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营养,促使药物吸收。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
贴敷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中医把正常、健康的儿童的体质称为均衡质,而易患疾病的患儿称为不均衡质。不均衡质的孩子又有肺脾气虚、脾肾不足、脾虚肝亢、肺肾阴虚、胃肠积热、痰湿等体质的不同,在患病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倾向性。
肺脾气虚的孩子,易患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病后咳嗽或流涕不止,平素食欲不振或多食易吐,多汗,大便或干或不成形。
脾肾不足的孩子易出现哮喘、咳嗽。
脾虚肝亢的孩子表现为脾气大,易烦躁哭闹,睡眠不安等。
肺肾阴虚的孩子表现为久咳,动则喘甚,有的孩子表现为尿频或尿床,睡中汗多,手足心热或气短,比较瘦小。
胃肠积热的孩子易患咽炎、扁桃体炎,平素大便干结,口臭明显,食欲比较旺盛。
痰湿体质明显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形体偏胖。
儿童贴敷有哪些使用注意?
1.儿童贴敷不是说贴一次就能够马上见效,一定要有时间和次数的保证。一般在相关穴位贴敷0.5~2小时。
2.疗效主要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敷穴位、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及皮肤反应均有关。药物在孩子身上保留的时间因人而异,不是统一的。小孩贴的时间要比成人要短一些,越小的孩子保留时间越少一些,天气越热、越潮湿的时候,时间相应缩短一些,明显感觉灼热、疼痛、瘙痒者应及时揭除。
3.儿童贴敷时还要减少运动,避免药物流失;避免食用生冷、海鲜、辛辣可能减弱药效以及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注意不要手抓,以免把药物抓下来或者把皮肤抓破。
中医儿科贴敷类型
脾胃贴:开胃进食,消积理脾,用于厌食、食积、疳积等脾胃不和证。
涌泉贴: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用于口疮、口臭、咽痛、便秘、鼻衄、五心烦热等热证,虚实通用。
暖脐贴:健脾和胃,培土生金,用于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
便秘贴:导滞通便,用于食积便秘。
健脾止吐温贴:温中散寒、止痛止泻,用于受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等。
腹痛贴:温肾散寒,降逆止痛,用于脾肾虚寒引起的呃逆、呕吐、腹痛等。
感冒贴:宣肺鼻窍,用于感冒,症见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
润肺止咳贴:润肺止咳,用于咳嗽痰黏或干咳无痰、咽喉痛痒等。
利咽贴: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咽痛、咽痒及疱疹性咽颊炎等。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