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阳后出现肺炎人群约8开放入

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220321/10467309.html
    

1月8日开始

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全国总体疫情态势如何?

春运是否会带来感染高峰?

出入境打开后

国内是否会引发第二轮感染?

近日,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我国阳后出现肺炎人群约为8%

春运期间不一定出现感染高峰

目前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总体态势如何?政策转换与春运叠加是否会加大疫情风险?我国的医疗资源准备兜不兜得住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回应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总台央视记者:实施“乙类乙管”以后,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了,这样老百姓对于整个疫情情况的了解只是来源于身边的感受。从全国来看,现在我们疫情形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从现在全国的情况来看,全国主要的城市,也就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包括一些计划单列市,这些中心城市正在渡过或者已经渡过感染的高峰。现在从这些大城市的情况来看,急诊和重症的高峰,尤其是急诊也出现了回落的迹象,重症救治是处在一个高位平台期。在春运之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实际上也已经迎来了感染的一个高峰。根据这个趋势来看,在春运期间有可能会迎来这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急诊和重症的一个发病高峰。

总台央视记者:“乙类乙管”提出把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但从老百姓实际的感受看,肺炎的人数并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之前每一版的诊疗方案里,轻型是有发热、咳嗽、咽痛这样一些症状,但是轻型是没有肺炎表现的。普通型就是出现了肺炎了,从年我们国家的奥密克戎临床病例的分型情况来看,出现肺炎,也就是普通型的占比还是相当低的,不到10%,大概是8%左右。现在因为感染的基数大了,出现肺炎的绝对数值一定是大的,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再低的比例,变成绝对值,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总体上,目前在发热门诊的就诊人群当中,肺炎的比例相当低。

总台央视记者:在春运的背景下,我们1月8日开始实施“乙类乙管”,您觉得这个高峰会不会超过前面的高峰?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因为我们国家人口主要还在这些大城市,人口数量大、密度也大。这些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主要中心城市已经度过了感染的高峰。现在有一些中小城市,包括农村,应该说感染率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所以我认为在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不一定是一个感染的高峰,但是有可能会出现急诊和重症的高峰。

对于即将迎来的大规模人员流动,焦雅辉表示,在春节期间,更大的考验在于农村的重症救治压力。农村地区急救体系相对薄弱、救治资源包括人员药物等相对缺乏,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农村的重症病人能不能及时转上来。

冬春季新冠病毒相对活跃

在1月8日实行“乙类乙管”,

时机是否恰当?

梁万年回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从科学防控的角度,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选择比较适宜的时机。除医学疾病的要素外,还要考虑到社会、经济、人口,特别是人群免疫力水平的变化等众多因素:

从病人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型,它的传播力在增强,免疫逃避在增强,但是致病力明显下降;

从人群的免疫水平看,我国主要靠免疫接种获取主动免疫,现在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人群的免疫接种率全程都超过90%;

医疗系统的救治准备、相关的储备和能力比较充足。

梁万年表示,所确定的时机是科学的、恰当的,也是合乎有关要求的。

开放入境后是否会有第二轮感染?疫情信息如何统计?吴尊友回应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对于疫情监测数据通报、病毒变异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感染,我国又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继续实施监控,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总台央视记者:大家都在担心在国际上的奥密克戎bq系列,包括xbb系列的变异株,它们在我们实行“乙类乙管”、出入境打开以后,进入国内会掀起第二轮的感染。您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我们也对国际社会的各个国家流行的新毒株的情况进行了解追踪,同时对国内发生的疫情也进行了毒株变异的监测,特别是从境外回国人员当中也检测到这些毒株。会不会造成新一轮的疫情,取决于变异的毒株和我们刚刚流行的这些毒株之间,在结构上面有多大的相似性,或者说它的变异差异有多大。从目前来看,因为它的变异也是奥密克戎亚型里面的分支的变异,马上造成新一轮传播的这种风险,应该说不会太大。

总台央视记者:还有一种担心是认为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感染的人口基数也大,会不会产生新的变种,从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病毒序列,或者说整个世界的病毒的进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疫情监测方案当中,就专门提到了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监测,在现阶段,每天都在进行新的毒株的样本收集和测序,来对它的变化进行监测。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我们现在发现的所有的毒株,都是已经在国际共享平台上分享的毒株,也就是说在国外已经报告了,或者说主要是从境外流行以后传入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国内新出现的变异毒株。

总台央视记者:对于之前疫情通报的数字和自己本身的感受,很多公众觉得差距比较大。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疫情统计和发布的疫情信息,是如何去监测和统计报告的?现在有没有相应的调整?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武汉疫情控制以后,到我们优化防控方案这期间,是叫严格管控时期。每一起疫情的源头、造成感染的毒株,几乎每一个感染者都能够被诊断管理,所以我们采取的是一个计数统计。现阶段由于防控方案的调整,报告病例数和公众感觉的数字,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不再实行行政区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了,除了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以外,采取的方法是愿检尽检的方法,这样的话检测的人数、报告的人数就有明显的下降。第二个方面,疫情的感染者主要以轻症为主,多数人还在家庭自我休息调整、进行抗原检测,这一部分也没有纳入到传染病报告,这就造成了这样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做好统计工作,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下发了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采取的是多种渠道的监测,包括住院病例的报告监测、核酸抗原检测的数字统计,还有重点机构像养老福利机构的监测,再有像学校学生的呼吸道症状的监测,以及对部分病人的检测。还有我们在全国设立多个流感哨点监测。我们采用了多种统计方法综合运用,也能够相对准确评估疫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能够对于疫情的发病,流行的强度,流行的趋势,流行的时间做出研判,对防控效果作出评价。在过去几年,欧美国家和全球其他的国家实际上也是采取这样一个统计方法,它主要就是通过抽样的方法来反映总体情况。

文字:央视新闻上观新闻

编辑:姚怡莹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wkz.com/wazlyy/14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