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问答

1.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重构。

2.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日,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

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在非常严重的哮喘发作,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表现为沉默肺,是病情危重的表现,但可有端坐呼吸、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等症状。非发作期体格检查可无异常,不能排除哮喘。

3.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有哪些?

(1)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以咳嗽为唯一症状。

(2)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以胸闷为唯一症状。

(3)运动性哮喘(EIA):在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症状,在青少年中多见。

4.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深入研究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揭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遗传机制。

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性因素,如室内变应原(尘螨、家养宠物、蟑螂)、室外变应原(花粉、草粉)、职业性变应原(油漆、饲料、活性染料)、食物(鱼、虾、蛋类、牛奶)、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和非变应原性因素,如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

8.什么是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常用吸入激发剂为乙酰甲胆碱、组胺、甘露糖醇、高渗盐液、运动、冷空气等。其为模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吸入激发剂后其通气功能下降、气道阻力增加。观察指标包括FEV1、PEF等。通过剂量反应曲线计算使FEV1下降20%的吸人药物累积剂量(PD20-FEV1)或累积浓度(PC20-FEV1),可对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程度作出定量判断。通常以FEV1下降≥20%诊断为激发试验阳性。一般适用于非哮喘发作期、FEV1在正常预计值70%以上的患者。

9.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概念是什么?

支气管舒张试验(BDT)用以测定气道可逆性。常用的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等。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得到改善,肺功能指标好转。当吸入支气管舒张剂20分钟后重复测定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诊断标准:FEV1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ml,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10.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因素、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FEV1绝对值增加≥ml;③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11.支气管哮喘的分期有哪些?

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

(1)急性发作期:是指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症状加重,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四级。

(2)非急性发作期(亦称慢性持续期):指哮喘患者虽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可伴有肺通气功能下降。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评估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按控制水平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三个等级。

15.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1)对哮喘患者进行哮喘知识教育、控制环境、脱离变应原的接触。

(2)长期规范化治疗,使哮喘症状达到完全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长期使用最少量或不用药物,能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并能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在此期间需不断评估支气管哮喘的控制水平,治疗方法则依据控制水平进行调整。如果目前的治疗方案不能使支气管哮喘得到控制,治疗方案应该升级直至达到支气管哮喘控制为止。当支气管哮喘控制维持至少3个月后,治疗方案可以降级。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初诊后1~3个月回访,以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对所有达到控制的患者,必须通过常规跟踪及阶段性地减少剂量来寻求最小控制剂量。(3)治疗须个体化,联合应用,以最小量、最简单的联合,不良反应最少,达到最佳控制症状为原则。

16.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分为缓解性药物和控制性药物。

(1)缓解性药物(解痉平喘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如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SAMA)、短效茶碱、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等。

(2)控制性药物(抗炎药):指需长期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气道慢性炎症,使支气管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联合药物(ICS+LABA)、色甘酸钠、抗IgE抗体等。

18.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要点有哪些?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应在评估和监测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定期评估调整,以维持患者的控制水平。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wkz.com/ways/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