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相关

FDGPET/CT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用于肿瘤的分期、治疗反应评估、治疗后再分期。但肿瘤治疗过程中(如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当用PET/CT进行疗效监测,这些并发症在PET/CT图像上会出现相应的影像征象,正确识别这些并发症,对于正确的疗效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总结肿瘤治疗过程中发生在胸部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如下表:

No.1

药物导致的肺炎

药物导致的肺炎是非常常见的,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约20%的患者可以出现,发病与使用药物种类、剂量等无关。药物诱导的肺炎发病机制包括药物对肺泡细胞或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细胞因子或白细胞活化诱导的免疫反应、氧化损伤等。药物诱导的肺炎可以表现为机化性肺炎、非特异间质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弥漫性肺损伤、急性肺损伤、弥漫性肺出血、过敏性肺炎、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导致机化性肺炎的毒性药物包括博莱霉素、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靶点抑制剂、ALK抑制剂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病理上,机化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气道远端和肺泡肉芽组织填塞,典型CT表现为肺外周或支气管血管周围实变、磨玻璃影。病灶中央磨玻璃影伴边缘实变(反晕征)是比较典型征象,但只有20%的患者可见到。Bandlikeandperilobularorpolygonalconsolidationalsoisahighlysuggestivefinding。少数病例可以表现为局灶或肿块样实变,多发结节或弥漫小叶中央结节。机化性肺炎PET/CT可以表现为FDG摄取增高,摄取增高程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可合并纵隔淋巴结代谢增高。当病变表现为肿块样实变伴FDG摄取增高,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58岁,女性,黑色素瘤,nivolumab治疗,机化性肺炎表现为双肺外周和支气管血管周围实变、磨玻璃影60岁,男性,淋巴瘤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机化性肺炎表现为外周实变和反晕征68岁,男性,白血病,依鲁替尼治疗,机化性肺炎表现为肿块样实变,难与恶性肿瘤鉴别非特异间质性肺炎包括两种形式:细胞型和纤维型,后者更常见。病理主要表现为间质增厚伴慢性炎症改变,无其它间质性疾病的典型表现。CT表现为肺底外周明显的磨玻璃影,通常胸膜下不受累。纤维型可表现为网状改变,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牵拉性扩张,但不形成蜂窝肺(如下图)。PET/CT表现为实变和磨玻璃影均可代谢增高。

放疗导致的肺炎

放疗导致的肺炎多局限于照射区域,早期表现为照射区域内的急性渗出(区域内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之间存在滞后,一般是在放疗结束后4周。早期CT表现为照射区域内显著的实变和磨玻璃影。部分较严重患者放疗结束后3-9月会逐步进展为增殖期,表现为局灶实变,摄取FDG程度较急性期降低,部分患者会合并肺叶体积缩小、支气管牵拉扩张等。放疗导致肺炎演变过程47岁,女性,胸腺癌放疗后,上排两张展示放疗导致的急性肺炎,摄取FDG增高,下排两张为放疗结束后5月,病变好转,部分转化为慢性期

No.2

气管和胸膜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fistula(BPF)最常发生肺切除术后,也可发生于肿块伴坏死的患者,特别是在放化疗后。CT上可以看到气道和胸膜腔间隙交通,慢性BPF的CT征象是气胸伴临近的胸膜增厚。72岁,男性,左上肺肺癌,A图是左肺肺原发灶,周围肺组织呈肺气肿改变,B图是放疗后18月左侧气胸,符合BPF

No.3

系统并发症

结节病样肉芽肿

部分胸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生结节病样肉芽肿(Sarcoid-likeGranulomatosis,SLG),临床表现与结节病类似,通常累及肺和纵隔肺门淋巴结,少数报道累及其它淋巴结区域和脾,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化疗可以导致SLG,认为从肿瘤诊断到发生SLG的中位时间为3年,而对于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位时间为14周,特征性的FDGPET/CT表现为双肺多发微小结节和局灶圆形实变伴周围磨玻璃影,纵隔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脾脏代谢可以增高。67岁,男性,转移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SLG

No.4

纵隔并发症

胸腺反弹

胸腺生理性摄取和化疗后导致的胸腺反弹(增生)在低于20岁的年轻患者是非常常见的,胸腺反弹通常发生在化疗后的3-14月,少数患者发生于化疗后5年。FDGPET/CT表现为胸腺弥漫性扩大伴摄取FDG增高,胸腺反弹与恶性肿瘤的鉴别点在于弥漫性增大、边缘轮廓清晰、冠状位可见倒Y形结构、正常脂肪间隙。13岁,男性,淋巴瘤化疗后,胸腺反弹

食管炎

治疗相关的食管炎可以继发于化疗、免疫治疗、放疗。FDGPET/CT表现为沿食管的线状摄取增高,相应部位CT可见食管壁增厚。

No.5

心血管

心包炎

化疗和免疫治疗可引起急性心包炎,CT上正常心包厚度低于2mm,心包炎多表现为心包增厚,伴或不伴心包积液。63岁,女性,肺癌化疗后,急性心包炎

血管炎

少数化疗患者会发生血管炎,表现为血管壁的增厚,如下图47岁,男性,多发性骨髓瘤,来那度胺治疗后,大血管炎

作者

心若无敌便无敌

内容策划

小雪球、彭龙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投稿及转载

medical_radiolog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eowkz.com/wazlyy/13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